各地执行局涉嫌违法,以有执行能力但拒不执行列入失信黑名单是个伪命题,执行法官或已构成渎职罪。大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理由都是有能力履行但拒不履行,但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人保障理念的具体体现,疑罪从无要求既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应推定其无罪,因此,假如法院认定失信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应该拿出证据并直接强制执行其财产,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但如没有则不能再以有执行能力但拒不执行为由将负债人列入失信黑名单。目前各地法院执行局以此为理由,一刀切列入限高造成负债人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涉嫌知法犯法。如造成负债人重大后果的,则应将执行法官涉嫌渎职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申请执行后,被执行人账号都已被查封,资产亦也已拍卖。
陹1、执行局执行不力怎么办
执行局执行不力的解决办法,具体如下:了解法律知识耐心等待法院执行局执行不力,也许是因为其它工作耽搁了,没有及时处理执行,但还在执行的时间里。执行局有自己的时间安排,并不是法院判下来之后,执行局就马上执行,或者一两天就执行的,都有一个过程时间限制的。一般是六个月的时间,过了六个月时间才是执行不力。联系执行官多催促执行局执行不力,主要原因在于法院执行局的执行官,可能是因为工作繁忙会耽误或忘记。
其他办法主动提供被执行人的相关证据执行局执行不力,也许感觉执行的相关证据不足,无法马上执行,需要进一步调查了解。自己可以主动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证据,联系方式等。多配合执行局,这样会相应缩短,加快执行的步伐。向该法院院长或纪检反映举报执行局执行不力,一拖再拖,就是不作为,没有执行的意思。可以到该法院直接找法院院长,或者法院的纪检监察部门进行举报,催促执行局尽快执行。
2、执行局一直不给执行怎么办
【法律分析】:执行局是法院的一个组成部分,执行局主要负责的是法院生效判决的执行。根据法律的规定,法院生效的判决法院要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行结案,如果执行局对法院生产判决不执行:(1)多和执行员沟通,看是否有中止执行的裁定、是否法院院长批准了延长执行,询问执行缓慢的原因,尽量和执行员协商解决。(2)尽量查找并向执行员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的准确情况,争取早日拿到执行款。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百零七条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第一百三十二条上级法院发现下级法院的执行案件(包括受委托执行的案件)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执行结案的,应当作出裁定、决定、通知而不制作的,或应当依法实施具体执行行为而不实施的,应当督促下级法院限期执行,及时作出有关裁定等法律文书,或采取相应措施。